yl23411永利(西域文化研究院)
西域屯垦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考试大纲)
科目二:西域通史
Ⅰ、考试性质
西域通史基础考试是公司招收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新疆古代文化的整体状况、具体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现象精髓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员工的科学知识修养,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 对新疆古代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及特征有一清晰认识。
2. 理解各个时代出现的文化现象的价值,特点,东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我国西部文化圈的价值等。
3. 识记重要部分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中原文化现象的密切关系。
4、充分认识和理解西域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发展诸层面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构成及分值
名词解释,约30分
简答或史料分析题,约60分
论述题,约60分
Ⅳ、考试内容纲要
1 、史前时期的西域历史及其文化
西域地理环境;史前时期西域居民的种族及其文化联系
2、汉代西域的历史进程及其社会生活
匈奴称霸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统治下的西域;东汉时期的西域;
汉代西域的经济发展及其同内地的关系;汉代西域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社会
公元3世纪的西域与中原政权;西域地区政权角逐及其影响;突厥与西域诸政权的关系;西域的经济、社会状况;
4、突厥汗国及其对西域的控制
突厥的兴起;突厥对西域地区的控制;隋朝与西域的关系;西突厥汗国的兴盛与灭亡
5、唐代西域的社会态势
唐初与西域的关系;唐代在西域的相关政策;吐蕃、唐朝在西域地区的势力发展;大食在西域地区的争夺;唐朝在西域地区势力的发展与衰落;吐蕃在西域的势力发展;唐代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6、汉唐时期的塔里木盆地社会状况
鄯善的社会状况及中西文化交流;于阗的文化归属及佛教的盛行;龟兹古国的文化及其同中原文化的联系;高昌古国的社会状况及其宗教文化形态
7、唐末、五代十国、宋辽时期的西域社会
喀喇汗王朝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高昌回鹘王国的社会状况;中原同西域的文化融汇
8、蒙元时期的西域
蒙古的西征;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社会状况与文化;蒙元时期西域各族群的发展与流变;蒙元时期西域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西域的伊利汗国
9、明代及明末清初的西域社会
东察哈台汗国与明朝的关系;叶尔羌汗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
10、清时期的西域社会
准噶尔部统治下的西域社会状况;清朝统一西域;清对西域的治理及西域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嘉庆道光之际的边患和内乱;新疆社会矛盾的加剧及清朝统治在西域的崩溃;收复新疆及新疆建省;清代西域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V、参考材料
1、《西域通史》,余太山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月第1版。.
2、《西域文化史》,余太山主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2月 第1版。
3、《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薛宗正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4、《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张碧波,董国尧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月底1版。